据2017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微信作为一个社交沟通工具,近年来整体关系已经从“熟人社交”向“泛社交”转变,新增好友里面来自于工作环境的越来越多。

  无论你是否抗拒,你的工作已经离不开微信了。

  那么,一个职场人的微信应该是怎么样的,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打造个人名片

  1、微信名

  微信名起不好,不仅自己尴尬,搞得别人也尴尬。

  我曾经有一个团队下属,她的微信名叫“贱人BB”。

  她本来是负责团队内部协作,大家也没太在意。后来组织业务调整,她负责部分媒体接待事宜,于是在各种群里,开始出现:

  @贱人BB,你给的产品图得发原图过来啊!

  @贱人BB,明天过来我们这边,咱们一起开个会啊!

  ........

  很明显@她的人也有些尴尬了。

  还好经过同事的提醒,小姑娘默默改成了自己的英文名,总算将气氛强行拉了回来。

  “Hi Albert,你们8月16号的活动,我们经理确定会来的。”

  在职场中,微信名很重要,下面给大家提几点小建议:

  1、本名/英文名

  2、XX@公司名(不要在前面加A,很容易被当成微商)

  3、学习爱好加名字(稍微KOL范)

  4、笔名/昵称(别给自己起一个“堕落的天使”,很容易被拉黑)

  2、微信头像

  合格类

  1、自拍(特指好看的自拍,你不承认也没办法,社会就是看脸的)

  2、别人拍的自己(一张体貌端正、大大方方的照片,十分友善)

  3、风景照(风景照至少代表了你向往的生活)

  4、艺术插画(虽然比较虚,但至少代表了品味)

  5、宠物(有爱心的好人)

  不合格类

  1、跟男/女朋友的合照(在职场中用此类头像不合适,一是太随意,二是给他人判断造成干扰)

  2、动漫人物(不解释)

  3、表情包(你用这种头像,客户会想打你)

  4、明星(社交不成熟的表现,我是在跟你对稿子,不是跟刘德华,OK?)

  5、自家宝宝(虽然宝宝很萌,但请你克制一下)

  二、巧用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是职场人的重要作战场所,玩得转的人已经成为赢家,玩不转的却因为朋友圈的一些小细节导致丢了工作。

  怎么玩转朋友圈?我教你!

  1、设置分组

  步入职场后,突然意识到朋友圈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发了。

  这时候就要祭出设置标签这个功能了。点击「通讯录」-「标签」-选择联系人,就能将好友进行分组。最方便的是,还可以一键从群里导入。

  

  它的最大用处倒不是分组管理好友那么简单,而是在发朋友圈的时候设置分组可见/不可见。

  

  因此,想晒加班给领导看又不想被同事朋友们嫌弃的,设置只有领导们的那个分组可见,一天晒三次都没人烦你。

  相反,想要发吃喝玩乐,领导看起来像是不务正业的,就默默设置让领导所在的分组不可见就是了。

  正所谓,「人生如戏,全看票圈」呐。

  2、不在朋友圈泄愤

  有的“任性”的职场朋友,在工作上受了委屈后,就喜欢发个朋友圈抱怨一下,“反正我又没真的对着领导说,我发发朋友圈不行啊?”

  行行行,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条朋友圈,除了过一时之瘾,除了给领导留下“不成熟,幼稚”的印象,其它你都没有得到,所以以后在发朋友圈抱怨之前请再好好想想,实在不行去厕所洗把脸冷静一下。

  三、群聊需谨慎

  1、设置群背景

  工作以后,一言不合就会被拉进各种工作群。很多时候一个项目会分好几个群聊,有客户在的、有领导在的、客户领导都不在的放飞自我群 ……

  于是问题来了,这种时候一不小心发错,很可能就不仅仅是尴尬的问题了,你懂的,在领导群里狂骂领导sb后被开除的事已经屡见不鲜了。

  可是微信群名又不能乱改,有什么有效的手段可以拯救?

  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个醒目的聊天背景拯救你!

  

  类似这种效果的图片,仅仅通过微信图片编辑功能就可以实现!不懂的请自行百度,再搞不定就给小微舞鸡腿,我来帮你做!

  2、正事少发语音

  交流工作的时候,文字才是效率最高的沟通方式。

  因为人们很难保证口述的时候语句精炼而逻辑完善,听的人一个地方没听清楚,还得反复重听,非常低效而抓狂。

  相信你也很讨厌别人给你发一大段一大段的语言消息,所以还是赶快改掉这个习惯吧。

  3、截图为证不可取

  在工作中使用微信,许多人习惯性地「截图为证」,其实截图并不能作为实打实的证据。

  单单一张微信截屏,既不能证明图片本身是从手机直接截屏而来,而不是软件生成;也不能证明文字没有被删减篡改;更无法证明对话对象不是用了同样的昵称和头像的赝品。

  如果涉及特别大的金额或事宜,甚至要及时通过相关部门申请到司法鉴定所进行提取固定来保全证据。只凭自己手机截屏,是远远不够的。

  4、谨慎使用撤回

  不要觉得有了撤回功能,打字的时候就可以不那么严谨了。偶尔还好,一连串的「对方撤回了一条消息」,会让对方觉得你对待工作态度轻浮。更不用说万一对方恰好看到了你撤回的内容,那就更尴尬了……

  微信沟通这回事儿,并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全面概述的。

  总而言之, 记住这两条总是没有错的:

  1、不管是在社交平台还是日常工作中,请记住你是个职场人,他们是你的同事、领导、客户,并不是你爸妈,没有谁有包容你的义务,你要学会自己强大起来。

  2、没有一种特定的沟通方式适用于所有人,职场要学会看人说话。

  end

ID:xiaoweiwu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