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87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苍姓溯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远古黄帝二十五子之一个做苍林,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黄帝的后代,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叫做苍林,苍林的后代就跟随祖先以苍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的重孙苍舒,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黄帝的孙子颛顼高阳氏,有八个聪明的儿子,都是治世能臣,他们帮助尧处理国家大事,政绩很好,世称“八恺”。其中大儿子名叫苍舒(仓舒),苍舒的后代以他的字为姓,形成苍氏的又一支。
古代“苍”与“仓”两字相通。据说,创造文字的仓颉,在古代也写做苍颉。大约在汉朝以后,有人将苍氏改为仓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朝称作仓人的官位,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周朝在朝廷里设有“仓人”这一官职,专门管理粮食,是很重要的官职。
在仓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仓氏,后来改仓为苍,成为苍氏的又一支来源。
第四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黑龙江志稿》记载:
⑴.满族苍马尔纪氏,满语为Tsangmargi Hala,世居碧新(今俄罗斯伯力边区和滨海边区交界处比金市西部比金河口)、黑龙江沿岸,所冠汉姓为苍氏、马氏。
⑵.满族哈苏哩氏,满语为Hasuri Hala,汉义“茄子花色”,世居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苍氏。
⑶.满族萨克达氏,原称巴雅拉氏,后以地为氏,满语为Sakda Hala,满语“苍老”,世居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县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浑河畔)、黑龙江沿岸等地,所冠汉姓为多为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高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第五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达斡尔族莫尔登氏,亦称孟尔丁氏、孟尔的音氏、墨尔丹氏、莫塔哈利氏,满语为Mordin Hala,世居黑龙江布特哈地方(今嫩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后多冠汉姓为苍氏、孟氏、莫氏。
得姓始祖
苍林、苍舒。
迁徙分布
苍(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八十七位。
苍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起源很早,来源不一,但就诸苍的活动范围看,主要在今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地。汉、唐时期开始向南方发展,并以武陵郡为郡望,在今湖南地区形成名门望族。
今山东省的临沭县,河南省的开封市,广东省的广州市,江苏省宿迁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花莲县等地,均有苍(仓)氏族人分布。
郡望
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秦昭襄王三十年(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秦国蜀郡太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东筑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开始,迄今两千二百余年历史。史称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军府、七代藩封之地,辖区远及湘西北、鄂西南、黔东北、桂东北地区,素有“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秦朝时期,常德属黔中郡,郡衙设临沅县。西汉高祖时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隶属荆州刺史部。东汉光武帝时期恢复武陵郡,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郡治从义陵(今湖南淑浦)又迁往临沅县。汉顺帝阳嘉三年(公元134年),荆州刺史部移治于索县(今湖南常德鼎城区断港头城址村)。三国时期,常德归吴国管辖,仍名武陵郡,隶属荆州。西晋,常德市分属武陵、天门、南平三郡。唐朝时期,武陵、澧州隶属江南西道。
堂号
武陵堂:以望立堂。
创文堂:出自上古时黄帝史官仓颉,据说仓颉出生时很奇特神圣,有四目能观鸟兽之迹,遂按鸟兽之形态而创造象形文字,以取代能结绳记事的旧法。“仓颉造字”一说久而流传,仓氏人家遂以“创文”为堂号,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名人
苍 颉:(生卒年待考),原姓侯冈氏。古代神话人物,传说为汉字发明者。苍颉,相传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他仔细观察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制字,以代结绳之政,后世奉为神。据史籍《世本作篇》记载:“黄帝使作书。”史籍《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荀子却说道,创建汉字的是多人,而苍颉是代表人物。总之,苍颉创字之功不可没。古籍亦有将苍颉作“仓颉”的,如《汉书·艺文志》及东汉延熹五年这块苍颉庙碑,均明书“苍颉”。在古代壁画中,苍颉形象为六目(传说为四目)老翁,浓眉深目,躬身谦和,使人感到智慧无穷。
苍 葛:(生卒年待考),阳樊人。战国初期,周襄王将阳樊等四城温原攒茅之田与晋,阳樊不服,晋国发兵围之。苍葛大呼道:“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乃出其民。”
苍 舒:(生卒年待考),一称仓舒。著名上古高阳氏八才子之一。据史籍《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八人是: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都是治世能臣,他们帮助尧处理国家大事,政绩很好。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孔颖达疏:“恺,和也。”言其和于物也。仓舒为八人之中的老大,所享的寿祚很长,一直到禹舜君临天下,还曾祯举之使主后土,以撰百事,他的后世子孙即以仓为姓,亦称仓氏。
苍 英:(生卒年待考),汉朝人。曾官江夏太守,后其子孙遂为江夏人。
苍 慈:(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时期敦煌太守。上任之初,百姓对他是清官还是贪官议论纷纷。一日,贫民王老汉状告当地一霸张财主,强买他的土地,强纳他女儿小兰为妾,小兰不堪受辱而跳河,至今下落不明。张财主在堂上百般抵赖,退堂后还指使同僚对仓慈行贿。仓慈为查明真相,微服私访,得知张财主一贯欺压百姓,歧视胡人,强买、强卖,小兰原先已与胡人二虎相爱,张财主横刀夺爱,逼得小兰无奈投河的事实。第二次升堂,仓慈巧妙地惩治了张财主,把他行贿的钱用于二虎和被二虎所救的小兰的婚礼上,并且颁布了均田赋、保护工商的新法令,大快人心,使敦煌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苍 振:(生卒年待考),著名元朝教育家。他因为“谕降徭”帖然向化,而著称,曾帮助瑶族百姓学习文化,并在驿道两旁种植松树、榕树,以便行者,为后人称颂。这样造福于民的好官,当然会被老百姓感念不已。
苍恩利:(1937~),满族;辽宁瓦房店人。中医骨科专家。现任中国黑龙江齐中医骨科研究所所长,临床研究员,门诊主任医师,中医骨伤科专家,科学家,中华针灸进修学院齐地区大学辅导站站长,传统医学博士、培训教授,中国文化研究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国际委员,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等。
苍震华:(1946~),满族;福建福州人。福建省政协副主席。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工程师。曾任三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六次省党代会当选为省纪委委员,第七届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第七届、八届福建省政协委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