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今天正式宣布了开放时间2017 年 1 月 9 日,从那天起所有微信用户都可以自由使用小程序。
小程序就是纯粹的场景工具,微信会让你用完就「不得不走」,不会让你和小程序有任何瓜葛,它只在恰当的场景、地点、时间出现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就像是电影《哈利波特》中的那把格兰芬多之剑,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用完它就会自己消失,你想找都找不到了……
但小程序这件事已经被炒了太久,久到普通用户都快忘了这件事。从满城风雨到创业热潮,小程序这件本该提升户体验的微信新功能,却似乎逐渐演化成了开发者和创业者们的圈内自 high,这群人都在用未来押注小程序,这一切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原理上来说:
小程序并不是 HTML 5,它是基于微信内部的底层架构和封装开发工具,在微信里面开发的应用。
它的体验会比目前的 HTML 5 流畅很多,因为微信对底层代码进行了优化,也支持小程序流畅的打开、运行,甚至是离线使用,这都是目前的 HTML 5 所无法比拟的。
通俗地讲:
小程序就像把手机里的原生 App 复制了一个简单的微信特别版,只存在于微信中,在微信里可以直接使用相应功能。例如:买机票、订酒店、写便签、查地图、听音乐……这些以往需要退出微信,切换到特定 App 的操作,如今都可以直接在微信里完成。
以后会有微信小程序版的京东、携程、大众点评、美团、荔枝 FM……更会有微信里的便签、日历、修图、日程安排等等工具。简单来说,人们可以在微信里做很多事。
小程序的好处:
1. 避免安装 App 的麻烦
为了一个很久才用一次的功能下一个 App 是件麻烦事,而小程序只需要搜索或者「扫二维码」即可打开应用。不必下载,不必安装。打开就用,用完就走。
2. 小内存手机救星
所有小程序都不会超过 1 M,且可以离线开启,对于那些动辄几十上百兆的 App 来说,小程序小巧很多。对于哪些 16G 的用户而言,有了小程序就可以删掉很多 App 腾出空间来了。
3. 一个微信搞定一切
小程序构筑在微信内部,所以你可以在不离开微信的情况下完成很多任务,包括一些以往需要切换应用的任务,省去了很多麻烦。
4. 微信的强社交加持
如果说小程序真的有什么其他任何形式的应用都比不了的东西,那么必然是微信所提供的强社交属性。很多应用像是日历、天气、打车、购物……等一旦加上微信的好友社交关系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例如:看看好友里谁点的外卖贵、跟家人分享彼此城市的天气、与同事共享一个日程表……
小程序的缺陷:
1. 不能完成复杂工作
小程序不等于原生 App,它毕竟大小只有 1 M,再如何变也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娱乐、文档、游戏的重度需求,小程序的架构无法承载。更多只是作为原生 App 的补充和功能移植。
2. 入口藏得深,用完就找不着了
虽然小程序不必下载,即用即走,但发现合适的小程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一向提倡去中心化的微信没有像 App Store 这样的市场集中展示,小程序只能通过好友分享和推荐等社交方式发现新的小程序,比较费力。
就像公众号,如果你一个公众号都没有订阅,你甚至都看不见公众号的入口。但小程序不能订阅,不能分享到朋友圈,所以很可能就是用完一个小程序就找不着了。
3. 太过依赖微信
小程序完全依赖于微信,这是好事,同时也是一件坏事。就像之前几次,一旦微信像之前一样宕机,也就意味着大多数小程序不能用了。且所有小程序都基于 WEUI,界面风格差别不大。
4. 主动推送限制多
小程序主动给用户推送消息的限制很多,不是所有小程序都能随时主动给用户推送消息,除非用户有特定推送需求(比如闹钟和日程提醒)。这一点和公众号非常不同,小程序更像是网站,用的时候打开,当不用的时候并不会给你推送任何消息。
评论列表